为进一步加强对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建设的指导,改善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提升咨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国际司于2017年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第一次交流会议”,围绕保密教育、专报撰写、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交流。我校科研处尹春洁处长和法国研究中心黄林林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本次交流大会。大会共有来自全国75所高校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的150余名代表参会。
我校法国研究中心由曾用强校长牵头申报,由国际教育中心和相关专业教师联手负责中心具体申报材料,于2017年6月在教育部国际司成功备案。该中心的备案及后续研究将对我校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咨政服务能力,实现学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第一次交流会议得以科研处的指导,将更好地促进我校科研国际化的发展。
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同志在会议开幕式上对参与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工作的所有高校表示衷心感谢,并对中心的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研究重点、建设方向进行了重点剖析。许司长勉励各中心要抓住发展契机,把国别和区域研究落实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服务于国家的外交大局上。

图1: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同志与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图2:科研处尹春洁处长和法国研究中心黄林林老师参会合影
本次交流会分为专家讲座和分组讨论两部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首先做了《如何建设好有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浙师大非洲院的一些探索与思考》的专题报告;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温冰教授作了《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的专题报告;对外经贸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丁隆教授作了《专报写作辅导》的专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唐志超研究员作了《安全教育及保密培训》的专题报告;首都师范大学文明区划研究中心梁占军教授作了《国外高校智库建设与管理》的专题报告;北京外国语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赵刚教授作了《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专题报告;随后,教育部财务司徐薇处长就《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专项经费使用》进行了详细解说。分组讨论环节,各地备案中心负责老师主要围绕中心建设思路、中心发展方向、经费使用办法等主题进行了讨论。
专家们指出,各地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要坚持“特色建设,差异化发展”的理念,创新思维,盘活学校办学资源,实现跨学科、跨专业优势整合发展;搭建功能齐备,服务有力的支撑平台和协同机制,突出中心研究的前沿性、专业性、咨政性特点,努力实现中心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方面的功能。
本次交流大会为我校法国研究中心未来的建设思路、发展方向、具体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做好中心的规划、发展、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法国研究中心 黄林林/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