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法国观察>>法国评论>>正文
  •  首页 
     中心概况 
     法国观察 
     专家团队 
     学术研究 
     制度建设 
     信息平台 

法国评论

法国文学简介

2018年10月16日 08:43  点击:[]

法语文学(法语: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是指用法语写成的文学,有时特指法国人用法语写成的文学,也可以指法国文学。法国文学通常都以标志法兰西王国建立的第一份罗曼语文献,即842年的《斯特拉斯堡誓词》作为起源的标志。也就是说,它最初的形态属于中世纪文学。

一、历史起源

现代法国人的起源非常复杂,主要由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罗曼人构成,其中罗曼人所占比重最大。法语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拉丁语的一种现代形式。那些古罗马的拉丁语天才尽管早已作古,却似乎始终左右着法语文明发展的轨迹和方向。古罗马人对秩序和理性的热爱、对极端状况的竭力避免等特征被后来的法国人所继承。然而这些特征在法语文学中的体现却并不明显。尽管法国通常是新的文艺运动的发源地,但这无法改变法国人思维保守的事实。

法国人历来非常严肃的看待美学问题;一部法国文学史,便是学习文学发展脉络的最好教材。由于法语文学拥有悠久和丰富的历史,并在发展过程中对其他语言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通常认为其占据了西方文学发展的核心位置。

有时法国人自视为高卢人的后裔,继承了所谓的“高卢精神”,追求轻松愉悦的欢乐,喜欢嘲讽别人,从不严肃的思考生命和生活的相关问题。实际上,在所有法语文学中都可以看到这种“高卢精神”的影子。然而,法语文学有一个非常基本的特征却经常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绝大多数最伟大的法语作家的作品中“高卢精神”体现得并不显著。

如此简单的概括显然不可能将复杂的法语文学的特征解释清楚。对于大多数外国人,尤其是讲英语的人而言,以表述明白、表意准确和风格高雅为特征的法语散文似乎在形式上要优于法语诗歌。然而法国人却会竭力反驳这一点。在他们眼中,法语诗歌独特的韵律感是旁观者永远也无法充分领略的,其魅力绝不亚于声名远播的法语散文。对法国人而言,法语诗歌的独特性根植于法国文明的传统,并且也切合法国人的品味。

二、发展时期

法国文学通常都以标志法兰西王国建立的第一份罗曼语文献,即842年的《斯特拉斯堡誓词》作为起源的标志。也就是说,它最初的形态属于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法国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基本上都是韵文,是便于行吟诗人传诵的口头文学。按类型分有宗教文学、英雄史诗(武功歌)、宫廷文学、骑士文学、经院文学、市民文学等;按体裁分则有诗歌、戏剧、编年史和韵文故事。法兰西民族具有热情浪漫的天性,加上法国骑士制度最为发达等社会原因和位于南欧地中海滨的地理条件,使法国的中世纪文学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就,例如英雄史诗《罗兰之歌》、骑士故事诗中的《亚瑟王故事诗》与《特里斯当和绮瑟》、市民文学中《列那狐的故事》和《玫瑰传奇》等等。市民抒情诗的代表有吕特博夫和弗朗索瓦·维庸,作为联系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纽带,则有法国最早的两个诗歌流派:修辞学派和里昂派。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1515年弗朗索瓦一世登基,标志着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对后世的思想和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集中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意识和教会神权的文艺复兴精神,同时开法国长篇小说之先河;蒙田的《随笔集》不仅创造了散文的体裁,而且以他的怀疑主义表现了对人性、理性和真理的尊重 。龙沙(15241585)曾经想以古希腊罗马作家为榜样,用法语写作民族史诗。以他为首的七星诗社是法国第一个有组织的诗歌流派,由杜贝莱(15221560)执笔的七星诗社的宣言《捍卫与弘扬法兰西语》,主张从古代和民间的语言吸取养料,为丰富法语、使法语摆脱中世纪的贫乏状态作出了贡献。由于宗教内战等社会原因,七星诗社作家们的后继者对古希腊罗马的作品生搬硬套。

17世纪法国文学 17世纪为君主专制制度服务的古典主义由酝酿、发展而走向全盛。30年代,法兰西学士院的组织者夏普兰(15951674接受了意大利学者研究古希腊罗马文艺理论的成果,基本上提出了包括三一律在内的古典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但由于绝对王权尚未确立,贵族沙龙文学得以盛行,代表作是奥诺莱·杜尔菲的田园体小说《阿丝特莱》。文艺理论家布瓦洛适应绝对王权的需要,1674年发表《诗艺》总结了夏普兰已提出过的文艺理论,成为古典主义的美学法典。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和拉封丹等。

18世纪法国文学 17世纪末的古今之争标志着古典主义的没落和启蒙文学的开始。而从文学上来说,古典主义戏剧在18世纪几乎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对它进行模仿的悲剧方面有克雷毕庸(16741762)和伏尔泰,喜剧方面有勒萨日(16681747)。18世纪在戏剧方面有所创新,即拉肖塞(16921751)的既非悲剧又非喜剧的泪剧。狄德罗用散文把泪剧改造成了市民剧即正剧,是现代话剧的前身。狄德罗的戏剧理论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8世纪末博马舍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是散文体的喜剧,也是现代喜剧的先驱。由于时代的变迁,小说成了启蒙思想家宣扬哲理的工具,代表作有伏尔泰的《老实人》和《天真汉》,狄德罗的《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和《拉摩的侄儿》、卢梭的《爱弥儿》。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和卢梭的《新爱洛绮丝》是书信体小说,尤其卢梭的《忏悔录》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兆。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都曾经为百科全书撰写条目。

19世纪法国文学 1789年法国革命后及19世纪初形成了注重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主观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贵族浪漫主义主要着意抒发忧郁情调,代表作有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和《勒内》,拉马丁(17991869)的《沉思集》、《新沉思集》及《诗与宗教和谐集》,维尼(17971863)的《命运集》等等。资产阶级浪漫主义着重表现在大革命后感到失望和不满、富有资产阶级个性的人物,代表作有斯达尔夫人(17661817)的小说《苔尔芬》、《柯丽娜》,龚斯当(17671830)的小说《阿道尔夫》等等。到20年代,资产阶级浪漫主义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形成了强大的文学运动,为反对封建复辟和埋葬古典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代表作有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剧本《欧那尼》和小说 《巴黎圣母院》 。大仲马( 18021870)的历史剧《亨利三世和他的宫廷》,乔治·桑的小说《印第安娜》和《康素爱萝》等等。浪漫主义文学到40年代初走向衰落,但是它的巨大影响使法国19世纪后半叶的文坛出现了流派并列、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雨果的《惩罚集》和《悲惨世界》等杰作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波德莱尔、魏尔兰(18441896)、兰波(18541891)的象征主义诗歌和以戈蒂耶为代表的帕尔纳斯派的唯美主义诗歌都因追求诗歌形式的完美而各放异彩。其中有一批浪漫主义的拥护者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中坚,例如司汤达写出了《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为批判现实主义竖立了不朽的丰碑,他的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金钱万能的社会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的作者福楼拜则是一位承上启后的伟大小说家,因注重文体风格的研究以及素材的准确性等特色而被左拉认为是自然主义的先驱。左拉、龚古尔兄弟和莫泊桑等自然主义作家的作品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只是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较多地受到了生理学、遗传学等的影响。左拉还首次在《萌芽》中描写了工人运动。除此之外,巴黎公社时期的无产阶级文学、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和布尔热(18521935)的心理小说等在19世纪法国文学中也都有一席之地。

20世纪法国文学 20世纪的法国文学中现实主义继续发展,产生了R.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和马丁·杜加尔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等名作,但那时的法国文坛主要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天下。普鲁斯特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对20世纪法国文学的演变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也被称为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勃勒东、阿拉贡等在20年代前后先后参加达达主义和创立超现实主义,后者后来走上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以萨特和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则在三四十年代力图用传统形式的小说和戏剧启示人们的荒诞感,而贝克特、尤内斯库的荒诞派戏剧和阿兰·罗布-格里耶等的新小说 ,则是在5060年代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主题,使荒诞文学发展到了顶峰。70年代之后,法国文学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勒克莱齐奥(1940 )和莫迪亚诺(1945 )等青年作家的作品,标志着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交融,而当代引起轰动的畅销书作家佩纳克(1944~)则显示了与现代派文学截然不同的文学观念,即不是用荒诞的、而是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人生和世界。这些预示着法国文学在经过探索之后,将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三、文学流派

17世纪的最后10多年,是法国文学古典主义的衰落时期,也是路易十四王朝盛极而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比较突出的文学作品有:拉布吕耶尔的《品格论》,表面上是道德说教,实质上是社会批评;费讷隆的小说《忒勒马科斯历险记》,用希腊神话为题材,批评路易十四的朝政。这种对现实不满和批评的倾向,预示着18世纪启蒙运动即将来临。以童话作家贝洛为首的反对古典主义厚古薄今的言论,引起当时几个古典主义名作家的激烈反击,形成文学史上有名的“古今之争”,表明当时年轻一代作家的进步倾向,和古典主义保守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光明世纪 法国文学史称18纪为“光明世纪”,意思就是启蒙运动的世纪。“启蒙运动”一词见于某些欧洲语言,然而不见于法语。法国的文献典籍中一贯用“光明世纪”,而不用“启蒙运动”。法语中“光明”一词亦可训为“智慧”、“知识”,而此处所谓“光明”是指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曙光。法国的光明世纪与英国的启蒙运动,涵义是相同的。启蒙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在意识形态战线上的前哨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9年,可是这场斗争的思想准备早在18世纪初期已经开始。1721出现的《波斯人信札》,是启蒙运动文学的先声,它的作者孟德斯鸠的启蒙运动思想更系统、更集中地表达在他的专著《论法的精神》(严复译为《法意》)中

启蒙运动是思想运动。启蒙运动的文学家多数以思想家的面目出现。对于他们来说,文学作品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不能忽视的。狄德罗、伏尔泰等人的小说都是“哲理小说”,不但以思想的深度见称,而且在艺术形式方面也别具一格。卢梭的《爱弥儿》被称为教育小说,也是广义的哲理小说。

18世纪虽然也有克雷比雍等作家摹仿17世纪的悲剧,然而那些作品被文学史家称为“假古典主义”,缺乏独创性。伏尔泰本人也写过一些传统形式的悲剧,在他全部作品中不占重要地位。代18世纪法国文学的,是那些直接反映启蒙思潮的作品,例如《波斯人信札》和狄德罗的小说《拉摩的侄儿》(1823)、《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96),伏尔泰的《哲理小说集》(17481759),以及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为主要题材并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某些小说和戏剧作品,例如勒萨日的小说《跛足魔鬼》(1707)、《吉尔·布拉斯》(17151735)和剧本《杜卡莱先生》(1709)。狄德罗的剧本《私生子》(1757)也属于这一类。18世纪引起广泛注意的剧本是博马舍的三部曲的前两部《塞维勒的理发师》(1775)和《费加罗的婚姻》(1784)。三部曲的第三部《有罪的母亲》(1792)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受读者欢迎的还有普雷沃神甫的小说《曼侬·莱斯戈》。这部描写爱情的小说,也是法18世纪的一部名著。

启蒙运动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文学创作的主导思想,在于揭露和讽刺世俗人情,针砭时弊。他们的文笔简练明晰,深入浅出,饶有风趣。卢梭的艺术特点在着重抒写个人情感。他的代表作《新爱洛绮丝》(1761)和《忏悔录》,都是一代名著,这些作品被认为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兆。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是知识宝库,也是宣传启蒙思想的有力武器。百科全书派宣传唯物主义和重观察、重实验的科学精神,反对封建王权和教会神权等一切权威与偶像;提倡自由思想与民主精神;重视发展工业生产。文学家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都曾经为百科全书撰写条目。

十九世纪,由于1789年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文化程度有所提高,文学作品的读者大大增加。文学已经不只是朝廷权贵、豪门巨富少数人玩赏的奢侈品,而成为愈来愈广泛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于是作家日益众多,作品也日益丰富。在法国,文学的社会化、普及化,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开始形成的。

1801年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阿达拉》问世,震动了法国文学界,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始。小说以异域风光作为背景,写一对宗教信仰不同的异族青年的爱情悲剧。早在18世纪末,贝尔纳丹··圣皮埃尔发表小说《保尔和薇吉妮》(1787),也是以海外风光为背景,描写一对少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曾经引起文学界和读者的热烈欢迎。从圣皮埃尔到夏多布里昂,法国浪漫主义已从孕育达到成熟的阶段。

1802年,夏多布里昂发表中篇小说《勒内》以多愁善感的抒情格调,塑造了所谓浪漫主义的忧郁的典型人物形象。大致与此同时,斯塔尔夫人也接连发表她的文学论述《论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1800)、《论德国》(1810)和小说《黛尔菲娜》(1802)、《高丽娜》(1807)等。《论德国》着重介绍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上述两作家都是浪漫主义的倡导者。夏多布里昂的散文富于抒情诗的节奏,对浪漫主义诗歌有很大的影响。

早期浪漫主义是指1830年以前的浪漫主义文学,当时最吸引读者的是抒情诗。拉马丁在1820年发表的《沉思集》,也曾经风靡一时。1823年这位诗人发表《新沉思集》,1830年发表《诗与宗教的和谐集》,都是风靡一时的作品。此外,还有雨果早年的诗集《颂诗与长歌》(1826)、《东方吟》(1829),维尼的《古今诗稿》(1826)、《命运集》(1864)等,也是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收获。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件大事。这部剧本并未演出,重要的是它的序言。作者从美学观点论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例如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等等。1830年以后,浪漫主义有新的发展,人们称之为后期浪漫主义。后期浪漫主义的主导思想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代表作品有雨果的诗集《惩罚集》(1853)、《观照集》(1852)和《凶年集》(1872)以及小说《悲惨世界》(1862),乔治·桑的作品有乌托邦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康素埃洛》(18421843),欧仁·苏的小说《巴黎之神秘》(旧译《巴黎的秘密》)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上的种种矛盾。

浪漫主义是19世纪法国文学重要流派,后来产生的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都导源于浪漫主义。但是19世纪法国文学杰出的成就却是现实主义。从时间上说,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和后期浪漫主义几乎是齐头并进的。巴尔扎克总称《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陆续发表于18301848年之间,和后期浪漫主义的许多重要作品同时出现。后期浪漫主义之所以有积极的倾向,原因之一在于它本身开始产生了现实主义因素。 巴尔扎克纪念像 法国洛罗·吉罗东出版社提供

巴尔扎克以外,现实主义代表作家还有《红与黑》(1830)的作者斯丹达尔和《包法利夫人》(1857)的作者福楼拜。人们也常常把梅里美列为现实主义作家,虽然他的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并不具体结合社会生活的客观实际。

巴尔扎克能透过社会现象,暴露人与人之间的深刻关系,也就是金钱的关系。因此《人间喜剧》抓住了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

浪漫主义在戏剧方面的成就主要有雨果的正剧《爱尔那尼》(1830)、《吕伊·布拉斯》(1838),维尼的《夏特东》(1835),缪塞的别具一格的喜剧,以及大仲马的历史剧等。

福楼拜曾经指出,艺术所追求的只应当是美学上的完满的表现,也就是“美”,艺术可以置一切道德上、政治上的考虑于不顾。这种观点导致以追求形式完美为唯一目标的理论,也就是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曾经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热烈拥护者的诗人戈蒂耶,1835年发表了小说《模斑小姐》,他在序言中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一套理论。戈蒂耶的诗集《珐琅与玉雕》就是这套理论的实践。从此开始诗歌单纯地追求形式完美的趋向,形成称为“帕尔纳斯”(或译为高蹈派)的诗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古代诗篇》1852)和《蛮族诗集》(1862 的作者勒孔特··李勒, 《锦幡集》(1893)的作者埃雷迪亚,以及 《在公主的花园里》(1893)的作者萨曼等,他们都是脱离实际,寄身于象牙之塔的诗人。与帕尔纳斯派诗歌几乎同时,在小说领域内形成了自然主义的潮流。文学史上往往把龚古尔兄弟和阿尔丰斯·都德等都列为自然主义小说家,其实他们的创作并不符合自然主义的理论。最主要的自然主义作家是左拉。他的代表作是总名为《鲁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18711893)的20多部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小酒店》(1877)、《萌芽》(1885)等,中国已有译本。左拉在1866年发表的《小说的定义》中宣称:“科学进入我们这些小说家的领域,现在我们是在分析人们的个人活动和社会活动。”这里所谓“科学”是指生物学、医学和遗传学等。自然主义不但分析作为生物现象和生理现象的个别的人,也要分析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但是他们认为决定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因素主要是遗传,也就是生物学与生理学的观点。

莫泊桑在法国的文学史上有时被列入现实主义作家行列,有时又被称为自然主义小说家。从他在10年间完成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的实践考察,他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而不是自然主义。

19世纪法国文学最后一个流派是象征主义诗歌。这种新倾向与帕尔纳斯派有密切关系。象征派的先驱、诗集《恶之华》(1857)的作者波德莱尔,把他的诗集献给帕尔纳斯派诗人戈蒂耶。象征派诗人主要是马拉梅、魏尔兰和兰波。象征派和帕尔纳斯派相同之点在于追求形式的完美,两者的区别在于象征派诗人较多地抒写个人的感觉与情绪,追求音乐的美感;而帕尔纳斯派则相反,强调描写客观现象,追求造型美,诗人自己毫不透露个人情怀。象征派在法国诗歌上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它是现代派诗歌的第一阶段。

19世纪是法国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个世纪中,法国发生几次重大政治事件,如1830年和1848年的工人起义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在文学作品中反映这种斗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在复辟王朝时期有著名平民歌手贝朗瑞,巴黎公社时期有《国际歌》的作者鲍狄埃、巴黎公社的女英雄路易丝·米歇尔、诗人克莱芒、小说家瓦莱斯等。

二十世纪 20世纪是帝国主义战争频繁和社会主义革命高涨的时代,这种形势反映在法国文学上,表现为作家辈出,流派纷呈,但是缺少强大的主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等,都曾经风靡一时,而转眼间已成明日黄花。

四、学说种类

19世纪的法国社会处在一种极其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不断高涨的工人运动终于导致七月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波旁王朝。七月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831年和1834年爆发的里昂工人大起义,表明工人阶级已经正式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七月王朝的建立打破了绝大多数人对法国大革命所抱有的幻想,失望和不满成为社会的普遍的情绪,工人和下层人民不断举行罢工、游行和暴动。1848年,巴黎工人和革命群众举行的武装起义,一举推翻了七月王朝,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政权。1870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从而形成了法国近代史上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高潮。在意识形态领域,法国出现过很多各不相同的社会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流派,如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观念论、唯灵论、折衷主义、实证主义等,这一切无论是在题材、主题、还是在文学观点和方法上,都为19世纪法国文学中各种流派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1.浪漫主义文学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主义制度,在文艺上反对古典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表现出鲜明的革新精神和政治色彩。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以1801年夏多勃里昂发表中篇小说《阿达拉》为开始的标志,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801年至1830年为第一个阶段,又称前期浪漫主义,主要作家有斯塔尔夫人、拉马丁、维尼、雨果等。从1830年到40年代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同第一个阶段相比,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更加关注历史的、民族的、社会的主题,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社会乌托邦倾向。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在戏剧、诗歌、小说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主要作家有雨果、缪塞、乔治·桑等。法国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实际上从四十年代就开始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它在乔治·桑的创作中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而在雨果的创作中,则一直保持到八十年代,即使到了20世纪初期,仍有不少作家坚持浪浸主义传统。为了保持每一讲内容上的完整性,《外国文学》(三)不具体讲授有关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具体内容,请参阅《外国文学》(二)的浪漫主义文学部分。

2.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方法的两大思潮,一般来说,浪漫主义在19世纪上半叶占主导地位,而现实主义在19世纪下半叶占主导地位。在法国,虽然现实主义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作为美学原则提出来,但是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就在巴尔扎克、福楼拜、左拉等作家倡导下开始发展。法国的现实主义作家反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学院主义风气,提倡作家客观地、无偏见地观察事物,坚持文艺作品必须反映现代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反映和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不使用艺术手段美化或歪曲生活,也不回避生活中平淡无奇或消极黑暗的场面。在19世纪中叶,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形成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这一派作家坚持文学反映现实的传统,采用真实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大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如斯丹达尔、梅里美、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等。斯丹达尔是法国第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文艺应象一面镜子”的观点,强调文学必须关注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矛盾。这部作品最早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纲领,被认为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篇宣言。在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巴尔扎克是最杰出的代表,所取得的成就最高。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从前期批判现实主义向后期自然主义过渡的人物,主张可以不加选择地把丑恶的生活现象原原本本地描写出来,对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人物作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莫泊桑用尖刻的笔触讽刺生活中的各种欺骗行为和各类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用诙谐的笔调揭示人性的弱点和普通人心灵中的不幸,用冷静真实的描写展现社会道德的败坏和为追逐财富而不择手段的卑鄙行径,对被压迫的下层群众寄予深深的同情,热情歌颂他们高尚的精神品德,使他成为法国19世纪下半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3.自然主义文学

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出现在巴黎公社以后;然而实际上一些自然主义的原则早在五、六年代法国作家福楼拜和龚古尔兄弟的文学创作中就曾有所表现。自然主义文学实际上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极端形式,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片面发展,它追求单纯的事实,反对对生活做任何概括、提炼和综合,把人视为只受生物学和病理学支配的自然人,不承认人也是社会的人。正由于自然主义不能从根本上划分社会与自然的本质区别,因此,在文学创作中自然主义文学一味盲目地追求事实的真实性,认为只要真实地描写了事实,文学作品就是成功的。这种倾向主要在著名作家左拉的创作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自然主义作家主要有龚古尔兄弟、左拉和都德。

龚古尔兄弟是指茹尔·德·龚古尔(1830--1870)和埃特蒙··龚古尔(1822--1896),他们创作的最大特点是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摹写真实的细节,代表作品主要有《夏尔·德马依》(1860)、《修女菲洛梅娜》(1861)、《勒内·莫普兰》(1864)、《翟米尼·拉赛特》(1865)、《玛耐特·萨洛蒙》(1867)、《翟维赛夫人》(1869)等。龚古尔兄弟总是有意将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艺术创作的方法捏合在一起,在进行人体素描和人性解剖时,总是象某种特殊医生一样,把主人公的命运和行为归咎于某种病理现象,使一种命运过程变成了一种疾病史,一种心理缺陷史。正是这种倾向使他们的作品始终达不到对社会进行典型概括的历史高度。

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左拉。他受到龚古尔兄弟作品的影响,在小说中把人物表现为带有原始动物倾向的自然躯体,认为小说创作只是对这种受生理学支配的自然人的情欲和本能作某种“临床研究”。他曾专门著文论述自然主义理论。但是左拉在作品中仍然对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谴责,从而使他的自然主义小说中透露出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

4.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历史事件为基本题材,广泛涉及到巴黎公社革命时期的法国社会现实。鲍狄埃(1816--1887)是巴黎公社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创作了大量革命的诗歌,带有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倾向。他用满腔的政治热情反映和讴歌巴黎公社革命这一历史的英勇悲壮的一幕,创作了代表无产阶级革命者心声的最伟大诗篇《国际歌》(1871)。他在长诗《巴黎公社》(1876)和《热月的女儿》(1883)中热情歌颂了巴黎公社社员们的伟大壮举,同时尖锐讽刺了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社会存在的各种丑陋与虚伪的现实。巴黎公社文学的其他作家还有诗人克莱芒(1836--1903)、小说家瓦莱斯(1832--1885)、克拉德尔(1835--1892)等。

5.早期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早期象征主义文学和后期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为早期象征主义文学,以魏尔伦、兰波、马拉美为代表;20世纪初至40年代为后期象征主义文学,以瓦雷里、里尔克、叶芝、艾略特为代表。象征主义文学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它是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反拨。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是波德莱尔,但其影响可以追溯到美国的艾德加·爱伦·坡。

波德莱尔(1821--1867)于1840年发表的十四行诗《应和》主要表现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即自然中的万物之间、自然与人之间、人的各种感官之间、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相互有一种隐秘的、内存的、应和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发生在一个复合的统一体中。这首诗以18世纪瑞典哲学家斯威登堡的神秘主义、18世纪德国作家霍夫曼的应和论为基础,把大自然表现为一座“庙宇”和向人们传递信息的“象征的森林”,揭示人的各种感官之间的应和关系,被称为“象征派的宪章”。他1857年出版的诗集《恶之花》是象征主义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为后来象征主义形成流派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奠定了基础。

继波德莱尔之后,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发展了由波德莱尔开创的新一代诗风,并在19世纪8090年代形成了象征主义的诗歌流派。1885年至1895年间,一些诗人聚集在马拉美位于巴黎罗马街的寓所里,定期举行星期二茶话会。参加这个以马拉美为中心的文学团体的作家都是当时和后来的著名诗人,他们因为理查德·瓦格纳最先在音乐和诗歌之间并后来在其他艺术之间建立起联系,就选择瓦格纳作为保护神,并以瓦格纳的名字创办了第一份象征主义的杂志《瓦格纳杂志》(1885-1888)。1886年,诗人勒内·吉尔发表《言词研究》,马拉美在为作品写作的前言中对波德莱尔以来的诗歌创作的新特点、新成就给予了肯定。18869月,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被称为象征主义诗歌宣言的论文《文学宣言——象征主义》,在理论上对象征主义运动进行了总结,对象征主义诗歌的基本创作原则作了阐述。1889年,青年诗人莫里斯发表象征主义重要理论著作《近期文学》,进一步阐述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思想。至此为止,法国早期象征主义诗歌已经成为法国文学中的文学主流,并对整个欧美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90年代是法国早期象征主义文学走向衰落的时期。18915月,发表象征主义宣言的莫雷亚斯宣布同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和马拉美决裂”。同9月,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封信,宣布象征主义"已经死去"和法国新罗曼司诗派的诞生。由于以莫雷亚斯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脱离象征派,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潮流已接近尾声。1895年,以完美为理想的古典主义诗歌开始回潮,文学杂志发表的诗歌又开始追求艺术形式的和谐与完美。1898年马拉美的逝世是法国早期象征主义文学发展阶段结束的标志。

上一条:法国艺术简介
下一条:法国高级技术员证书班办学模式与特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