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法国观察>>法国评论>>正文
  •  首页 
     中心概况 
     法国观察 
     专家团队 
     学术研究 
     制度建设 
     信息平台 

法国评论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2024年05月24日 15:35  点击:[]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年-1867年。

艺术风格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是一位新古典主义画家、美学理论家和教育家。安格尔强调绘画必须重视骨骼,而肌肉远在其次,他认为肌肉绘制得过分精确会成为造型纯真的最大障碍,甚至会造成独特构思的浪费使作品平庸化。这是发前人所未想的重要美学理论,1814年他应卡萝琳皇后的邀请创作的《大宫女》就是这种理论的最好佐证。

安格尔崇尚自然,代表他最高成就的裸体创作往往不事雕琢,是自然形象洗练化与古典造型理性的结合。他笔下的裸女没有思想《土耳其浴室》、没有信仰《后宫佳丽》、没有任何时代的成分《维纳斯》,实际是他夫人的画像,完全是画家纯粹的艺术创作。《泉》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他于1820年在意大利期间作为习作开始的,1856年才在巴黎完稿,据说原名是《维纳斯》,但画家经过数十年的世俗漂泊,修改了少女脚边的小天使,把整理秀发改为倒倾水瓶,使之成为一幅具有古典主义象征意义的名作。也许安格尔在寄托对青春的无限眷恋--少女充满活力的胴体正像她脚边的那朵含苞欲放的雏菊,散发着长久的魅力,给人以宁谧的思绪、无尽的隽永。少女是画家衰老年岁的产儿,她的美资超过了所有的姐妹,集中了她们的美于一身。安格尔的艺术形式美是成功的,他笔下的裸体摒弃了一切非自然的成分,因而她们的美是可供任何时代膜拜的典范。

生平经历

1780年8月29日,生于蒙托邦,他的父亲约瑟夫·安格尔是蒙托邦皇家美术院院士,母亲是皇宫假发师的女儿,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1786年,安格尔被父亲送入教会学校学习,后转入图卢兹学院学习美术。1797年前往巴黎,进入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的画室,成绩突出。两年后,被美术学院(Écoledes Beaux-Arts)录取。1801年,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由于拿破仑的战争使法国国库无法支付他在罗马的奖学金,安格尔被迫留在巴黎。他以肖像画家的身份脱颖而出,并于1804年接受了第一个官方委托。1805年,他在巴黎结识了司法官里维耶一家,创作了《里维耶夫人像》。两年后,在官方的沙龙展览中展出肖像画,引起了公众的关注。1806年,安格尔启程前往意大利。1810年,他继续留在意大利,并成为了一名拿破仑官员和政要的肖像画家。1811年,应邀参与重新装修奎里纳尔宫的改造,安格尔创作了《罗穆卢斯,阿克龙的征服者》和《奥西恩的梦想》。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垮台和法国撤离罗马,这段相对繁荣的时期在1815年悄然结束。安格尔对工作感到绝望,并诉诸于游客创作小幅肖像。这些绘画的特点展示了安格尔对线条几乎不可思议的控制,通过人物姿势以及手势揭示了模特的个性,描绘精确,使人印象深刻。尽管这些肖像画成为安格尔最受推崇的作品系列,但他本人却轻视它们,认为它们不过是大杂烩。1814年,安格尔创造了《大宫女》,并在1819年的沙龙展出,这幅画受到了批评家强烈的攻击。他们嘲笑安格尔削弱了造型,扭曲了女性裸体。一位评论家曾开玩笑说画中的女人的三块椎骨太多了,她疯狂扩张的臀部和橡胶般的、无骨的右臂,构成了一种只能存在于艺术家色情想象的存在。1820年,安格尔迁到佛罗伦萨,采用了一种更传统的古典风格,并接受了大批肖像画的订作。1824年,在法国展出《路易十三的誓愿》,受到官方赞扬,这也使他从法国最受诟病的艺术家变成了最著名的艺术家。1825年,他在巴黎开办自己的学校。1825年,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1835-1841年,担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在担任法兰西学院院长的期间,他主要负责行政和教学工作。这六年的时间里,只完成了三幅主要的作品。1841年,安格尔回到巴黎,继续创作了多幅巨作。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1863年,蒙托邦市赠予他黄金桂冠。1867年1月14日,因肺炎卒于巴黎,享年87岁。

艺术赏析

在“特洛伊战争”当中,希腊的勇士阿基留斯,因为与统帅阿伽门农不和,停止了战斗,退出了自己的阵地。阿基留斯的母亲忒提斯,为维护自己儿子的荣誉,向朱庇特提出自己愿意领路,使希腊军失败。这样一来,可以迫使希腊军方重新起用阿基留斯。当希腊军大有败之势时,果如所料,阿伽门农派出使者去拜访阿基留斯,请他复出参加战斗,以挽回败局。这件作品描绘的便是使者到访的场景,作品中阿基留斯停下了弹奏,眼望着阿伽门农的使者,站起来的瞬间。他与帕特洛克罗斯二人微微颤动的肌肉,显示出的弹性,与正值壮年的使者们厚重、健壮的躯体,都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景中人物的安排井然有序,中景根据水平线与垂直线,简单地描绘了营寨,后景中希腊士兵们,通过光的增减,表现了人物的神色。俄底修斯的形象,依据的是罗马时代做刻的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雕像。帕特洛克罗斯像,参照的是古代希腊神话中的盖尼梅德。此作荣获了1801年的“罗马奖”。《大宫女》画面描绘了一个裸体的东方土耳其宫女形象。画土耳其女性裸体形象,是当时法国上层流行的审美趣味。画中的土耳其宫女,背朝画面躺在柔软的绵垫子上。她把左腿放在右腿上,面朝画外,头上裹着土耳其式头巾,五官端庄优美,眼睛中有一丝温柔而贤淑的神色,是通常印象中标准的东方美人脸庞。她的肌肤光滑而富有弹性,身材丰满、修长,滚圆的右胳膊放在身上,右手拿着一把古典的孔雀毛扇子。画中大宫女身下蓝色的枕头、白黄色的床布与她黄色的皮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幅画的构图很特别,画面上大宫女支起的左胳膊留出的三角形空问以及右臂在身体上留出的月形缝隙,描绘得如此完美,如果没有精湛的素描构图本领,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作为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是十分重视素描的,他曾说过:“优美的素描图形是带有圆滑曲线的平面图,是坚实丰满的图形,赋予圆形健康美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幅画中的素描却机械地像用几何仪器规画出来的一样,极为齐整、规则。画中的色彩运用也极为出色,帷幔的深蓝色与人体鲜明的黄色和扇子的红色交织在一起,对比鲜明而又柔和,给人一种近乎冷艳的美感,这种奇怪的色彩搭配在以前的画家中是很少有人运用的。

安格尔是一个对自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多情者。安格尔在向希腊人和拉斐尔讨教之前,先学习了自然。他曾断言:“希腊人就是自然;拉斐尔之所以是拉斐尔,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自然。”不过,安格尔并不能完全放弃明暗的处理,他还使用很强的,鲜艳得过分而不真实的颜色,以弥补作品色彩的冷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安格尔的画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线条画得太干净了。正是这种线条的干净把安格尔引向抽象,会使画面毫无内容,但为了表现明暗和反射(使作品富有内容),他也会把线条打断,使之带有“绘画性”,可是在这种有如金属一般坚硬的“绘画性”中,却没有一般“绘画性”所必不可少的那种流畅和“灵魂”。如创作于1819年的《保罗与弗兰西斯卡》。当他的线条变得过于准确时,他就以细节来压倒它,画上一堆纯属低级的趣味的装饰物。但当他模仿提香时,那简直就是拉斐尔,这时的作品就成为珍贵的杰作。当他初访罗马之后,他又完善了自己的绘画风格,越来越多的杰作出现了,他的艺术也到达了鼎盛期。

安格尔愿意把自己称为历史画家,这是因为自17世纪“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刻学院”成立以来,传统的古典主义信徒一直把历史画视为最高的等级(第一等级为历史画、神话宗教画;第二等级为风俗画、肖像画;第三等级为风景画、静物画),但是,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安格尔最出色的是肖像画和人体画,可是如果把他的肖像画和人体画再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他成就最高的是女人体画。

社会评价

安格尔被誉为“纯正浪漫主义者”

安格尔崇拜希腊罗马艺术和拉斐尔,和大卫一样捍卫古典法则,但又对中世纪和东方异国情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而被一些艺术史家戏剧性地划入浪漫主义画派。

他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崇拉斐尔·桑西。经过雅克·路易·大卫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在8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孜孜以求地在艺术道路上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勤于创作,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他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强调绘画基础的训练,制订了一系列为学院派奉为圭臬的古典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安格尔的保守与反动也是史所罕见的,他极端仇视革命,曾宣称自己不属于这个叛逆者的时代;他诋毁进步艺术形式,骂它们是"下等酒馆里的破烂货,懒汉的艺术"。

上一条:法国浪漫主义画派
下一条: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东尼·让·格罗

关闭